第十五屆海峽百姓論壇在廈門舉行,漳州、寧德兩地設分論壇。本屆論壇延續「兩岸同根 閩台一家」這一主題,千餘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宗親賢達、姓氏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齊聚鷺島,以「中華文化 共同根脈」為議題,從「血緣親情」「文脈傳承」「兩岸融合」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共謀民生福祉。

記者 王诵明 福建廈門報導

5月29日至6月2日,第十五屆海峽百姓論壇在廈門舉行,漳州、寧德兩地設分論壇。本屆論壇延續「兩岸同根 閩台一家」這一主題,千餘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宗親賢達、姓氏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齊聚鷺島,以「中華文化 共同根脈」為議題,從「血緣親情」「文脈傳承」「兩岸融合」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共謀民生福祉。

 

2023年5月29日,「兩岸同根 閩台一家」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歡迎晚宴,在廈門市國際會議中心酒店二樓廈門廳隆重舉行,當日百姓論壇歡迎晚會,圓滿順利成功舉辦。

5月30日上午,論壇正式開幕。作視頻致辭。全國台聯會長、台盟中央副主席鄭建閩,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永禮,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爾雄等出席開幕式。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林銳致詞

开幕式上发布了《两岸姓氏共同宣言厦门》

海峽百姓宣言(廈門)

 

首夏清和,芳草未歇;宗親賢達,濟濟一堂。值此第十五屆海峽百姓論壇召開之際,千餘名來自海峽兩岸姓氏文化研究團體的專家學者、宗親賢達匯聚鷺島,再敘同胞情誼,探究融合發展,共謀民生福祉,謹此宣言:

——兩岸一家,和衷共濟。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血親標識。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對血緣和傳承非常尊崇。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是中華民族各姓氏傳承與播遷的重要中轉站,是台灣宗親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重要祖籍地。「前人明志千里,晚輩淚盈宗堂。」兩岸同胞是骨肉相連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要永遠尊宗敬祖,積極開展尋根溯源、合編族譜、祭祀先賢、敦親睦族、聯宗聯誼等活動,引導兩岸宗親回娘家、走親戚、常交流,使兩岸百姓的心緊密相連。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加快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薪火相傳,永續文明。古人雲「行不改姓、坐不更名」。中華姓氏源遠流長,蘊含著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標識。在台灣2300多萬人口中,95%以上為大陸遷徙的漢族移民。在姓氏人口構成上,閩台前十大姓氏人口數基本相同。閩南話是福建五大方言之一,台灣省大部分人的祖先是從福建漳州、泉州移民過去的,現台灣島內講閩南方言的人佔80%左右。僅此可見,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毋容置疑,也無法動搖。我們要賡續中華先賢精神、傳承文化基因,用這份根植於骨子裡的親情,構建共同的精神紐帶;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增強民族認同感,促進兩岸心靈契合,讓兩岸同胞薪火相傳、永續文明。

——觀風知政,融合發展。我國上古就有「採詩觀風」,即「徇於路,求歌謠之言」。歌謠之言,表達了民間百姓最樸素、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兩岸民眾的共同願望,正如歌詞所唱:「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你的家在娜魯灣,我的家在吉安鄉,我們都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你的家在阿里山,我的家在武夷山,我們都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兩岸一家不僅體現在血脈相連,同時還體現在兩岸經濟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是實現兩岸互利雙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兩岸姓氏宗親要積極作為、努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反「獨」促統,同向同行。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一個時期以來,民進黨當局不斷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肆意升高兩岸對立對抗,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嚴重威脅台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台灣同胞利益福祉。數典忘祖,人所不恥!越來越多台灣同胞深刻體認到「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統一有好處的道理。共同建設安寧幸福的和平家園,是兩岸同胞心心念念的願望和實實在在的福祉。兩岸同胞要把握歷史大勢,秉持民族大義,堅決反「獨」促統。

——同心勠力,共創偉業。閩南古諺稱:「吃果子,拜樹頭。」透過中華姓氏的生生不息、世代相傳,我們知道,有樹才有果子吃。沒有承先就無以啓後,不知繼往則無法開來。今天的閩台子孫後裔能夠安享美好幸福的生活,有賴於各姓氏先祖、先賢、先烈開疆辟土、拼搏奮鬥、艱苦創業打下的堅實基礎。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要過好日子,始終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共促兩岸統一,才能使兩岸人民真正得益。有識之士皆知,實現國家統一,台灣將安享太平,發展空間會更大,人民的福祉會更好。我們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充分凝聚兩岸姓氏宗親力量,勠力同心,相向而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融合發展,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並舉辦了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推介活動。

澳門代表

論壇大會上,兩岸專家作主旨發言。

 

來自台灣媒體人 黃智賢 出席講話

厦门主论坛期间,还将组织嘉宾分赴两岸同根开台文化展示馆、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厦门南普陀寺等3条线路参访交流,并举办姓氏常态化交流协议签订、两岸《保生大帝文化志》合编启动仪式和两岸族谱编修交流等活动。漳州分论坛将举办以姓氏灯谜文化为主题的交流;宁德分论坛将进行两岸姓氏茶文化及乡村振兴交流,并参访点头镇妈祖天后宫,赴广林福、董德等茶企体验白茶文化活动。

此次论坛还举办了两岸族谱展。两岸民间各姓氏族谱对接是历届海峡百姓论坛的保留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两岸共修的族谱现有10000多部,族谱对接2000多部。本届论坛在延续以往民间性、文化性、草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增设书画、武术界和农渔、劳工界交流。

海峡百姓论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以姓氏文化为基础,以宗亲血缘为纽带,以两岸百姓为主体,深入开展两岸联谊交流。十六年来,论坛已先后在闽台两岸成功举办14届,累计吸引3万余名两岸宗亲代表参加,约30余万名台湾民众参与交流,直接或间接促成近600万名台胞回大陆寻根遏祖、续谱联宗。论坛始终着力弘扬各姓氏文化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求本溯源、寻根谒祖、血脉相连、家国情怀等内涵,努力增进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向心力,已成为两岸民间交往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現場兩岸書法交流

來自兩岸王氏宗親會各地區 分會會長

來自台灣的華夏宗親聯誼會 李鎔任夫婦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