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物聚焦】朱倚諒:跨越海峽尋夢來

華夏新聞報訊    從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首領,到平潭鄉村社區營造師,再到福州兩岸社區“新居民”,來自臺灣的泰雅人朱倚諒一直努力學習、實踐、探索著鄉村與城市的社區營造之路,並與身邊的同伴一起守護家園,尋找生活美學——

朱倚諒

初心不變

“志願者根據各自專長,可以分為不同類型,比如產業志願者、醫療志願者、治安志願者、人文藝術志願者、生態環保志願者等等,從而精准把脈居民需求,讓社區治理有力度、有溫度。”臉畫面飾,身穿無袖長背心,腳纏腿布,花甲之年的朱倚諒一身臺灣泰雅人服飾,站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5月10日,福州首個兩岸融合示範社區——福州市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舉辦“茉莉花香·牽手兩岸”最美志願者招募活動,面向全市招募100位兩岸志願者,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工作,探索兩岸社區融合發展新模式。活動現場,由社區臺胞演繹的高山族歌舞、社區老年人表演的健身操、社區婦女展示的漢服秀等節目輪番登場,舞臺下各類志願者報名攤位詢問者絡繹不絕……

朱倚諒的另一個名字叫“依梵·穀耀”,1964年出生在臺灣宜蘭,曾是泰雅人首領。從上世紀90年代起,便帶領族人開展一系列社區治理活動,包括陪伴老人孩子、開設鄉村文創中心、推動休閒觀光業發展、創辦家庭集市工廠等,時間長達20多年。

2018年,朱倚諒應邀來到平潭北厝鎮(現為金井鎮)大厝基村擔任社區營造師,他以前在臺灣從事社區營造的經驗和做法有了施展的舞臺。大厝基村曾因為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社區營造關鍵在造人,要讓村民愛上自己的家鄉,愛上腳下這片土地,讓年輕人重新回來。”秉持這樣的理念,朱倚諒先後在村裡組織舉辦了“拗九節”“母親節”“兩岸畫家彩繪社區”等活動。當80多歲的老奶奶因收到鮮花而熱淚盈眶,當村裡年輕人發出“媽媽我愛您!”的心聲時,村民們的凝聚力被啟動了。此後,村裡的各項改造、提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參與社區公益活動

2021年,朱倚諒從社區營造師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又以“福建省海峽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理事”的身份,來到福州市晉安區兩岸社區交流中心。

“在這裡,我認識了嶽峰鎮社工站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在為如何激發兩岸社區居民的自主性而煩惱。”朱倚諒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志願者招聘計畫”,建議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社區居民瞭解社區的發展需求,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上山下海,無論身份如何轉變,尋找幸福是朱倚諒始終不變的初心。“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被同胞需要是一種幸福,所以,當初我才應邀去平潭協助鄉村社區營造。如今,來到福州,我也希望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為福州做點事。”朱倚諒認為,社區營造只有以人為本,多做增添居民幸福感的事,才能讓社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朱倚諒一直熱心參與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各展其才

台青許真真是桂溪社區臺胞公寓的居民,也是一位自媒體工作者。平日裡,她經常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開辦公益講座,教周圍居民如何使用自媒體。“所以,我報名參加了產業志願者,希望帶領更多社區全職媽媽一起創業發展。”許真真說。

台青蕭國佑是第一批入住臺胞公寓的居民,因為有在醫藥公司工作的經驗,他選擇加入醫療志願者。“希望未來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協助社區居民瞭解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識。”……

據瞭解,目前桂溪社區居住有7000戶1.8萬人,其中,臺胞257戶422人。“細分志願者種類,讓社區居民根據各自專長選擇服務類型,可以增加社區居民的歸屬感、使命感。”

朱倚諒在招募社區志願者

朱倚諒告訴記者,臺灣將志願者稱為志工,種類劃分細緻,有社會福利類、文化教育類、警務服務類、環保類等等,且每一種類還會再細化,比如社會福利類中,還包括身心障礙服務、老年人服務、婦女服務、少兒服務、家庭及社區服務等等。

在臺灣,志工是社區營造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以朱倚諒為例,他是文化教育類志願者,發揮泰雅人能歌善舞的特長,陪伴社區老人與兒童開展文化藝術活動;他還是環保志願者,專門負責山林巡視,守護森林環境。

在平潭期間,他運用臺灣志工的經驗,不僅邀請平潭義工協會、平潭愛心公益協會、平潭環保志願者協會、藍天救援隊等組織的志願者,協助村裡舉辦活動,還將村裡的老人、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了文化藝術、環保、治安等志願者隊伍,既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還讓村莊環境更整潔、更安全。

如今,朱倚諒又將這些經驗和做法帶到了桂溪社區,這讓福州市信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張潔耳目一新。

“過去我們都是一場活動招募一批志願者,如今有了細緻的分工後,社區治理工作就會更專業、更便利。”張潔表示,這次志願者招募活動已收到近200份志願者申請,目前已有30名志願者通過審核,接下來將每個月舉辦一次志願者培訓活動,讓更多志願者能適任各自崗位,助力社區發展。

尋“福”覓“愛”

流著泰雅人的血液,朱倚諒追尋著四海為家、隨遇而安的生活。然而,桂溪社區裡濃濃的兩岸情,讓他選擇留下來安家。

“目前,我正在申請入住桂溪社區臺胞公寓,希望今後能以文化藝術志願者的身份,一起參與桂溪社區治理。”朱倚諒說。

海峽福委會執行主席劉偉淩(中)向朱倚諒頒授“海峽福文化傳播大使”聘書

日前,在福建省海峽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福建省中華文化促進會福委會聯合主辦的“福文化大講堂”活動中,朱倚諒又被聘為“海峽福文化傳播大使”。

“無論是泰雅文化還是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儘管內容形式不同,但都追求以人為本,讓民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朱倚諒希望自己能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一方面,將臺灣泰雅人的歌舞帶到大陸,讓大陸民眾瞭解泰雅文化;另一方面,發揮自己的專長,向外傳播福文化。

為社區居民作音樂培訓

花甲之年的朱倚諒一直走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上。目前,他還在福州經營著一家名為幸福海峽文旅的公司,專門為在大陸工作創業的臺灣青年尋覓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越來越多。俗話說成家立業,只有先把根紮下、把心穩住,事業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在朱倚諒看來,大家一起經營好家庭、治理好社區,生活就會越來越幸福。(文/《福建日報》吳洪 )

《福建日報》有關朱倚諒專版報導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