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報導】
2024年8月6日上午,八閩文化之旅·第七屆港澳臺大學生走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在福建省政協多功能廳舉行開營儀式。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興湖,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福建省台聯黨組書記、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劉良輝,香港中聯辦教科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省政協常委、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蔡建四,省澳區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呂聯選,省政協常委、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朱向,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副監事長兼秘書長郭金髮,臺灣中華傳統文教交流協會理事長鄒琍瓊,臺灣新住民產業經濟文創聯合會理事長吳靜慧,香港中聯辦教科部、福建省委統戰部、省委台辦、省教育廳、省港澳辦、團省委、臺盟福建省委、省台聯、香港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武夷之友等有關負責人與研習營全體師生等參加儀式。開營式由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陳玉明主持。
本次研習營於8月5日至11日在福州展開,為期7天,吸引了來自港澳臺 10 多所高校的 60 多名師生參與。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建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協會、福建省澳區政協委員聯誼會主辦。三明市政協、南平市政協、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三明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孔子學院、武夷之友、臺灣中華傳統文教交流協會、臺灣新住民產業經濟文創聯合協會協辦。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致欢迎辞表示,福建这片土地,山海相依交响,文化传承激荡,是朱子文化的摇篮和沃土,朱子以非凡的智慧和胆识,传承自伏羲以来的中华文化,构建了博大精深、光芒四射的理学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阮诗玮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为例,指出:朱子所处的时代是文化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当时中国对世界贡献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希望营员们通过走朱子之路认识到宋代理学科学性的本质,认识到当今中国在世界上展示出的科技繁荣、国泰民安的新面貌,领悟国家发展的历程。阮诗玮强调,举办八闽文化之旅·港澳台大学生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港澳台青年工作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让青年学子们亲身体验朱子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促进闽港澳台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福建省政協常委、香港区朱子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研習營團長朱向在發言中首先代表研習營全體成員向蒞臨開營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朱向指出,從2018年開始的港澳臺大學生走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至今已持續了七年,得到港澳臺高校的踴躍參與,在閩港澳臺與社會各界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受到全國政協領導的充分肯定,走朱子之路活動已逐漸成為了閩港澳臺青年學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福建省政協的一項重要活動平臺。研習朱子文化有助於感悟中華文明史,以朱子文化為載體,面向港澳臺青年學生開展中華文化交流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他希望港澳臺的大學生們在此次親見親歷親為的交流互動中,增進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受做中國人的自豪。
香港中聯辦教科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在發言中代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對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並談三點體會。一是堅定文化自信,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厚植家國情懷,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是勇擔時代使命,始終堅持守正創新。
劉懋洲指出,廣大青年學子要紮根中華文明的沃土,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堅定文化自信中譜寫新時代青年的青春。希望同學們在研習營的活動中,認真感悟朱子文化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家國同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全面理解修齊治平、興亡有責所激發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深入瞭解中國歷史和國情,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香港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韓孝榮表示,以20世紀80年代個人經歷為例,講述中國發展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並簡要回顧了福建歷史上包括林覺民、林則徐、朱熹等代表人物,說明“回看來路”的重要性,即有助於解決特別重要的認同問題,有助於我們從先人的教誨中吸取經驗,有助於我們從過往的仁人智士身上汲取力量,增強我們自身和社會的正能量;更有助於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保持自信。
韓孝榮認為這次研習營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讓如今處在快速變化著的社會當中,以非常高的節奏一直往前沖的人們,有一個心靈上喘口氣,往回看一眼的寶貴機會,從而更加堅定地並堅決地往前衝。
營員代表香港教育大學溫婷雅在發言中說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75周年,這是個充滿歷史厚重感與現實意義的時刻,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重走朱子之路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追溯,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深情禮贊。溫婷雅同學認為這次研習之旅不只是文化的盛會,更是交流的盛會。兩岸四地的青年們,因走朱子之路而相聚在這裡,未來更將帶著深厚的交流研習成果以及對彼此的祝願走向各地發光發熱。文化的傳承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精神的接力。青年學子們要以此次研習營為契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