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報記者 王桂嬌北京報導

3月7日上午10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以下為王毅外長就中國外交作用及臺灣問題答記者問章節——
中國外交: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寶貴穩定性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於“2025年國際形勢可能會更加變亂交織,中國外交又將發揮什麼作用”提問時,王毅表示, 2024年的中國外交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確定性日益成為全球稀缺資源。各國尤其是大國作出何種抉擇,將決定時代方向、影響世界格局。中國外交將堅定不移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將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

我們將做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力量。中國人民有著自強不息的光榮傳統,我們從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極限施壓、威脅訛詐,都無法撼動14億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
我們將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正義力量。繼續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與全球南方譜寫團結自強的新篇章。我們將用事實證明,和平發展這條路是行穩致遠的光明大道,也應當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
我們將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進步力量。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以人類前途為懷、人民福祉為念,推動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為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凝聚更廣泛的共識。
我們將做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建設力量。繼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同各國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機遇。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營造開放、包容、非歧視的國際合作環境,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 今後更絕無可能
在答鳳凰衛視記者相關提問時,王毅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也是事實。今年是臺灣光復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使臺灣重回中國版圖。主要戰勝國當年發表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確規定,要把日本竊取的臺灣歸還中國,日本也宣佈承認《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這些都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構成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臺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一決議徹底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徹底杜絕了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鼓吹“台獨”就是分裂國家,支持“台獨”就是干涉中國內政,縱容“台獨”就是破壞台海穩定。
主權原則是聯合國憲章的基石,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應搞什麼雙重標準。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應該支持中國實現完全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就應該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台獨”分裂只會玩火自焚,“以台制華”無異於螳臂擋車。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