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舉行 兩岸尋根尋親、族譜共修成果豐碩

華夏新聞報 劉偉凌 王桂嬌報導

5月27日至29日,第十七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在福建南平舉行。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林銳,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鄭建閩,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出席並致辭。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文斌出席有關活動並看望與會嘉賓。

第十七屆海峽百姓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由福建省海外聯誼會主辦,420多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宗親賢達、姓氏文化研究團體專家學者相聚武夷山下,延續“兩岸同根 閩台一家”主題,共敘親情鄉誼、共謀民生福祉。

新黨主席吳成典和臺灣中華武學會創始人黃毅輝現場致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通過視頻致辭。他們表示,將以此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堅守初心,增進情誼,攜手開創兩岸交流合作、民族復興的新篇章。

海峽百姓論壇旨在傳承兩岸姓氏文化,賡續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自2007年創辦以來,已吸引超過3萬名兩岸鄉親參加,共促成約六百萬臺胞回大陸尋根謁祖。

本屆論壇以“兩岸同根 閩台一家”為主題。活動現場,與會人士共同見證了兩岸尋根尋親成功案例,共用族譜尋根、親人團圓的喜悅。在一份份成功對接的族譜背後,離不開兩岸研究者們一次次深入鄉野的奔走,以及深紮文獻抽絲剝繭的堅持。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臺胞通過海峽百姓論壇平臺,尋根、認祖歸宗一直是“進行時”。本屆論壇期間,還展示了兩岸尋根尋親成功案例,開展了“閩台祖地尋根•姓氏文化溯源”主旨沙龍。

2024年,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等各方協助下,湖北省武漢市台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天山找到了在泉州南安的親人,續上了這段分隔兩岸200多年的族譜。

“我退休之後就一直在做閩台姓氏源流的研究,先後去了八次臺灣,和那邊的研究會一起交流了很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蔡幹豪說,兩岸共修族譜已有兩三百年歷史,“建立兩岸血緣族譜是閩台研究者們共同的心願,這件事,我們會一直做下去。”

一位嘉賓認真端詳姓氏入閩及遷台示意圖(圖/人民網 林盈)

當天會場外,擺有閩台55個姓氏簡介及入閩肇基、向臺灣播遷示意圖,許多臺胞逐一收集,薄薄的小冊子在手上壘了一大疊。

近年來兩岸共修族譜1萬多冊,占新修族譜的70%。族譜溯源、對接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手段的升級,得到了提速。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姓氏源流各階段工作中,助兩岸同胞慎終追遠,科技尋根。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俞傑強調。“相信兩岸共同用心、用情、用心,終將迎來陸海相依、九州共旺的明天。”

據悉,在去年海峽百姓論壇上啟動的兩岸姓氏合編《閩台尋根祠典》(現名《海峽名祠》),現已完成篇目及撰寫範例。今年,兩岸姓氏團體簽約合編《臺胞尋根索引指南》。余、朱、傅、紀、彭五個姓氏族譜對接常態化聯合交流機制也在論壇上啟動,將為兩岸姓氏間的交流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完)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