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報-記者吳富正、吳泳潔/2025.08.31.台中報導】
首屆「八方藝術節」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壹元書院、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台中YMCA共同策劃,百日串聯四大洲藝術家,展現跨國共融的文化能量;8/31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2樓多媒體講堂舉行閉幕式,包括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國立台灣美術館陳貺怡館長、台中市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台藝大校友會顧文華理事長、書法家張志鴻、膠彩畫家黃柏維、台日交流高座之友會張晴輝、收藏家陳憬耀等人到場共同見證「八方藝術節」成果。
■「八方藝術節FB」https://www.facebook.com/8ARTDAY
首屆「八方藝術節」總策展人賴慕芬邀約參與藝術家陣容多元,包括
■2025.5/24-6/8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時光-印記》
■2025.6/11-6/22邵椋揚(宋朝天目研究及製作天目建盞)、林志賢(陶藝)《寂光 曜綻》
■2025.6/24-7/6張秀燕《心.徑》
■2025.7/8-7/20荷蘭藝術家黎宗裕、黎幼那父子《Light it up》
■2025.7/22-8/3台灣藝術家-黃文棟《心靈哲思的樂章》
■2025.8/5-8/10廖芳乙《如夢之境》
■2025.8/12-8/17旅居中東埃及媳婦馮孝英《呼喚》
■2025.8/19-8/24美國雕塑與陶藝家畢森德及妻子藝術家陳映潔《浮生千山路》
■2025.8/26-8/31袁之靜《大塊噫氣》
。作品涵蓋雕塑、陶藝、油畫、膠彩、水墨與裝置,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語彙與文化底蘊。
2025.5/17-5/18[八方藝術節市集]總召玩易寶石卞健文表示參與《八方藝術節》才知道辦大活動的不容易。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1960年代末,加拿大媒體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提出『地球村』概念,預見媒體將使世界如同一村般交流與理解。【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劃「八方藝術節」,來自五大洲、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齊聚一堂,正是最真切的體現。這三個月感謝各合作單位的支持,讓市集、工作坊、表演與展覽順利呈現,新住民藝術家也展現多元文化的豐富面貌。活動雖將告一段落,但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國立台灣美術館將持續推動文化共榮,創造更多交流與理解的契機。
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再再肯定【國美館】支持「八方藝術節」對多元文化的努力與肯定。策展人賴慕芬感謝長期關注新住民議題的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跟新加坡國寶大師黄意會,因為他們無私的贊助支持,讓「八方藝術節」能圓滿的走完最後一哩路。
閉幕式節目規劃,首先由來自象牙海岸、旅法並定居台灣三十年的鄺老師,以自製純手工電吉他自彈自唱,展現跨國生活與音樂文化的交融;接續由東勢新住民團隊演出印尼傳統舞蹈,以及大河流日本舞踊台灣支部大河寬瑛團隊帶來的演出,呈現「跨國藝術共融」精神,以層次分明的律動展現「跨國藝術共融」。三場演出象徵文化交流與藝術傳承的延續,也呼應藝術節「跨國共融」的精神。現場並播放回顧影片,帶領觀眾重溫百日藝術之旅的動人片段。
「八方藝術節」總策展人賴慕芬表示,今天能站在這裡,我心中充滿感動。一路走來,靠的不是我個人,而是大家的支持與信任。特別感謝台中市政府於7/29舉辦[新住民二代論壇],讓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新住民在台灣受到如此重視。也要感謝一路相伴的朋友,來自馬來西亞的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所暨南亞研究中心利亮時院長、日本文化交流團大河流舞俑、東勢春天協會阮芳鴛,以及所有參與演出的藝術家與團體,你們的努力讓我們看見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好。同時特別感謝【國美館】陳貺怡館長及展演組所有同仁,讓新住民藝術家能與在地創作者一同走進主流文化的殿堂;更要感謝幕後長期支持的陳湘湘教授九年來協助企劃書的完成,以及蓋宇仁老師,《八方藝術節》透過他撰寫的20多篇專訪,讓外界更深入理解我們的努力與堅持。未來,將有更多藝術家加入這個行列,我們會持續凝聚力量,讓這條路越走越寬廣。「八方藝術節」將持續發掘並邀請更多優秀創作者參與,推動不同文化與藝術形式的對話與合作,讓善意與美感持續在社會中擴散,並讓台灣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國立台灣美術館】https://www.ntmofa.gov.tw/
「國立台灣美術館FB」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2樓(04)2372-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