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佑黎民四百年 廍後玄天上帝北極殿

 

廍後北極殿主祠的玄天上帝。

漁民撈獲神像迎回供奉

相傳明鄭時期二甲曾姓族人在萬丹港(廍後港)捕蝦時,下網撈獲一尊神像為玄天三上帝神像,隨即丟棄入海,卻又屢屢捕獲,曾姓族人暗想若真要他來供奉,就保佑他能滿載而歸,果然之後下網均滿載而歸,即將神像迎回寄放廍後北極殿供奉,足證廍後北極殿歷史之悠久。

廍後北極殿為地方信仰中心,俗稱「廍後廟」,主祠北極玄天上帝,從祀康元帥與趙元帥,配祀呂仙祖、何仙姑、福德正神、中殿中壇元帥、虎爺公。殿中玄天上帝區分為大上帝、二上帝及三上帝,乃源於立基建廟時供奉的三尊開基上帝公神像金身。

玄天上帝又有真武大帝、開天大帝、水長上帝、真如大師、北極佑聖真君、混元九天萬法教主等不同稱號,道家相傳為淨王太子,修煉武當山,功成飛昇,奉上帝命鎮北方。

嘉慶十一年,福建台灣南路營補千總沈建勳所題贈的「坎宮配德」匾額。

康熙賜匾迄今滿三百年

廍後北極殿自台灣入清版圖,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賜匾迄今整整滿三百年。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重修鳳山縣誌》記載,元天大帝廟位於縣治興隆里左營廍後庄。

廍後北極殿歷經多次拆遷重修,清嘉慶五年(一七九九年)經許、卓二氏募捐遷建於廍後庄內(即海軍陸戰隊學校之一隅),稱「真武廟」,後改稱北極殿,清同治十三年卓隆美重修。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受馬關條約影響,台灣割讓日本,日據時期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由薛占募款重修廍後北極殿。

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編「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所示,廍後位於鳳山縣所轄之興隆外里,庄內相傳清代時萬丹港之貨物。即由此換小船裝運至埤仔頭市街,也成就了廍後庄與埤仔頭的興盛。

日軍擴建軍港拆毀廟宇

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日軍擴建左營軍港,廍後庄遭劃入海軍軍區要塞,廍後北極殿扼遭拆毀,神像被移到高雄大崗山超峰寺,幸北極玄天上帝等五尊重要金身由薛占等五人藏匿其宅,終免受其災。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由薛占提倡募款重建廍後北極殿於現址,一九七八年由薛順為首,號召信徒出錢出力,再次重建廍後北極殿,一九八一年完工落成入廟安座,一九八四年舉行慶成謝土五朝祈安清醮,二○○四年申請登記改制為財團法人,為高雄市左營區內廟宇首創,首屆董事長薛清正向政府爭取收回廟地所有權,並完成移轉登記,廟地贈予回歸廍後北極殿所有。

殿內保存光緒元年石香爐。

拆廟造就三間「兄弟廟」

現今另有「新吉莊北極殿」及「後勁北極殿」,均為廍後庄遭日本劃入海軍軍區要塞後,庄民被迫遷移後,分別迎請開基玄天三上帝及玄天二上帝香火所建,一段滄桑的遷村歷史,造就三間「兄弟廟」。

廍後北極殿現存古文物數量雖不多,但目前懸於殿內左方牆上的「坎宮配德」為嘉慶十一年(一八○五年)福建台灣南路營補千總沈建勳所題贈;右殿石香爐刻有「北極大帝」字樣,為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信徒所獻;另有兩座石香爐分別刻有「玄天上帝」及「仙姬娘娘」字樣,為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信徒所獻。

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玄天上帝聖誕,依慣例舉辦放「丁龜粿」活動,當天下午舉行上帝公安置五營兵馬「釘青竹符」儀式,同時於神明入廟安座前舉行「過七星爐火」儀式,開放信徒尾隨神明通過,祈求淨身保平安,為年度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