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軍事結盟 美國火頭土臉

 本報特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與俄羅斯總統普舉行視訊會晤,這是兩人2013年以來的第37次會晤兩人約定2月北京冬奧相見,普將成為習近平疫後接待的首名到訪外國元首,可見中俄關係之特殊。中俄關係近年愈趨緊密,確與美國左手反華、右手打俄的戰略有關。中俄儘管並非在所有國際問題上利益完全一致,但在面對華府全面圍堵的大環境下,除抱團取暖外別無選擇,習近平更公開呼籲兩國開展「更多聯合行動」可見美國為淵驅魚,一手製造了中俄聯手的戰略格局。

   從歷史看,蘇聯解體後,從1997年馬德里峰會北約決定東擴,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令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大為惡化。到2001年,與中國簽訂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剛屆滿20周年。這20年國際風雲變幻,俄羅斯的外部壓力日甚,但仍是世界軍事強國,核武庫與美國等量齊觀;中國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近年遭美國全力圍堵,外部環境日益惡化。這一切都令中俄彼此需要進一步合作,聯手抗壓。因此,2019年雙方將「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升級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

中方將中俄關係形容為「背靠背」而非冷戰時期結盟時的「肩並肩」,意味雙方和而不同,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卻守望相助、互為犄角,不會背後捅刀,這從習近平讚揚普京「反對離間中俄的企圖」可略見一斑。

中俄貿易額近年雖然大幅增長,但雙方合作的真正亮點在軍事領域,近年來中俄聯合軍演次數、規模都大幅增加,顯示雙方的軍事互信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僅今年以來,俄軍就首次參加中方「西部·聯合-2021」演習,中俄海軍於10月組成包含10艘大型艦艇的海上聯合編隊,在日本海等海域首次海上聯合巡航,其間聯合編隊幾乎環繞日本列島一圈。

中俄形成軍事聯盟,從海空軍聯合編隊戰略巡航,到陸軍演習共用指揮系統看,兩國軍事互信程度,已不低於中蘇結盟時代。普丁曾經表示,中俄關係已經達到了互信的程度,雙方並不需要軍事聯盟,但不排除這種可能。大陸外長王毅亦曾表示,中俄合作「沒有止境,沒有上限,沒有禁區」,「不是盟友,勝似盟友」。中俄在軍事科技領域的能力完全整合,將如美國智庫所警告的,顯著增加美國本已具挑戰性的威脅環境。

大陸宣布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繼續實施。國台辦表示,ECFA繼續實施給兩岸企業和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截至2020年底,台灣企業享受了累計約7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並且總結2021年大陸「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扎實推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大陸方面願意為造福兩岸同胞作出最大努力,但台灣同胞的福祉利益能否獲得保障和增進,關鍵在於兩岸同胞團結起來,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談到2021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特色,一是台商赴大陸穩步增長,兩岸貿易額創歷史新高。兩岸產業合作不斷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持續穩固,大陸台企生產經營總體穩定,台商投資出現大項目多、科技含量提高的積極變化。

二是助力台商台企在大陸發展邁上新台階。積極引導支持台商台企參與「十四五」規畫實施,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取得顯著進展。鼓勵引導更多台商台企增資擴產、扎根發展。支持一批優質台企在大陸上市。

三是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落實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出台並落實落細「農林22條措施」,支持台胞台企參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初步形成台胞台企在閩享受同等待遇政策體系。

四是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平台建設獲得新成效。在湖南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在山東設立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新批設立兩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積極協助台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協助台商台企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用好各類電商平台,拓展大陸內需市場。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說,奇怪的是,一方面兩岸情勢越來越緊繃,一方面台灣卻賺更多大陸的錢,今年順差可能會達到1600億美金。兩岸政府到底會老死不相往來到何時?大陸宣佈兩岸ECFA明年繼續實施,對台釋出善意。但台灣方面無聲無息,一點表示感謝的意思都沒有,好像是大陸理所當然該做的。

他認為,兩岸越是緊張,越要設法建立溝通的管道,防止誤判讓敵意升高。蔡英文連這麼難得的機會都不願意掌握,顯示她根本毫無要跟對岸溝通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