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台積電救台灣」? 美國人在打什麼主意?

(本報專刊)

兩位擁有博士學位的美國國際關係及戰略學者,蘇里州立大學國防戰略暨安全研究系主任麥金尼與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哈里斯,近期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期刊《參數》(Parameters)冬季刊發表〈遏制亞洲的侵略〉專題,合作撰寫「覆巢:嚇阻中共入侵台灣」一文,指出在台海軍事實力不對稱,而美國又不見得能夠出兵支援的情況下,台灣應該採取焦土政策,先破壞「台積電」設備,以降低中共犯台的意願。這種論點暫且不論其合理性、可行性,令人警惕的是,在美國的戰略思考、辯論中,台灣利益並不在雷達螢幕上。

陸軍戰爭學院是美國高階軍事教育中重要一環,所刊登的學術文章雖然只是代表作者意見,還是必須經過審核,這也顯示,前任川普總統所說「台灣不過就是一個筆尖」,還真是美國人一般的想法。文章中的說法,也呈現了美國部分人士對於台灣的真實態度,是對台灣決策當局的一個警訊,值得審慎面對。

中共如真決定要發動武力犯台,將是不惜一切代價的;而年產值超過四兆新台幣的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經濟命脈,其中台積電更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怎麼可能先自廢武功?這種以美國為中心的論點,在台灣人眼中等同「異端邪說」,但這篇文章卻是對蔡政府的當頭棒喝。 在美國的決策思維及辯論中,台灣的利益及地位何在?甘為美國的代理人,須付出那些代價?台灣對於自身安全掌握了多少自主權?抑或已成為美中博奕的棋子。

從川普到拜登,美國對外的形象和態度或許有所改變,但美國利益優先的核心目標卻從來沒有動搖過。美國國內政黨高度對立,意見分岐,但是支持台灣確實是兩黨的共識,只不過兩黨的共識,其實還包括了支持台灣必須有一定的限度。

因為美國很清楚,一旦越過了美中台三方關係的紅線,對誰都沒有好處。新的一年中美的交鋒肯定還會持續,拜登政府或許會在2022年期中選舉的壓力之下,展現比過往更強硬支持台灣的態度,可是只要美國沒有採取行動,立場再強硬,台灣都得靠自己來承擔守護台灣的責任。

拜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在不採取軍事干預之下,嚇阻中共發動武裝攻擊,有效、可信的遏阻必須以實力、充分準備及政治意志為後盾。不過,到目前為止,拜登政府主要決策者仍重申維持戰略模糊,並認為戰略清晰會「造成嚴重不穩定」、「有重大不利一面」,看不出足以遏阻中國大陸發動攻擊的實力展現與準備。

美國學者普遍認同,只要台海槍聲一響,絕不會是一場快速、局部性的有限武裝衝突,必然是長期、區域性、災難性的戰爭,甚至不能排除核戰的可能性。中國的民族主義、台灣的主體意識及美國的反中情結不斷擠壓台海現狀,而台灣的戰爭代理人角色使局勢更加嚴峻,民進黨政府卻如同夢遊般,帶領台灣走向不可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