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田的报道】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中馬建交50周年之際,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赴馬來西亞馬六甲與國際鄭和研究院,馬來西亞鄭和文化館共同主辦“非遺瑰寶·金石傳拓”——中國古代文字展暨非遺傳拓展。
習近平主席講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古代文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不僅是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更是文化傳承的橋樑,從甲骨文到篆書,再到隸書,楷書,每一種字體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這些文字的演變,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造力,也反應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開幕式中,國際鄭和研究院張瑞發院長,馬來西亞中國文化貿易促進會會長李翰霖市議員,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朱曉傑館長,國際鄭和研究院秘書長江世波先生分別致詞,將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獅先生,中國未來研究會標準化全國委員,亞太經貿執行董事陳倩柔女士,威洋海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文先生、馬來西亞豫商聯合會會長曹峰為開幕剪綵。
此次展覽,旨在通過展示中國古代文字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瞭解洛陽。安排的傳拓技藝體驗環節,讓大家親身體驗傳拓技藝的獨特魅力。傳拓技藝作為一種古老的複印技術,不僅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文字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中國古代文字展暨非遺傳拓展意義重大,通過展覽進一步增進了中馬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加瞭解和熱愛中國古代文字與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