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易轍,回頭是岸》

《改弦易轍,回頭是岸》

本報訊

新黨在520賴清德就職前召開記者會,呼籲賴清德改弦易轍,回頭是岸。新黨主席吳成典指出,一個僅40%民意支持的賴清德政權,無權以任何理由為藉口,剝奪人民要求兩岸必須開放交流的權利。無論以任何理由,忽略60%支持兩岸交流民意的政府,實在沒有資格高舉民主的旗號。

吳成典說,在民進黨大言不慚地要求大陸要尊重臺灣人民的選擇之前,我們要賴清德政府先謙卑地尊重60%要求兩岸重啟交流開放的民意。因為,臺灣人民很清楚,沒有開放交流的兩岸,豈有臺海和平的希望?兩岸交流是營造兩岸和平的必要條件。古今中外歷史證明,小至個人團體,大至國家政權之間,除非經由武力,強行決定,否則從未有過未經交流卻可以開創和平的先例。

吳成典痛陳,當前兩岸之間的交流,不是受阻於民進黨所謂抗中以保一黨之私的考量,就是臺獨意識型態的干擾設限。更令人民痛心疾首是強行修正國安法,立反滲透法於先,再施以檢警調非法傳訊調查施壓於後,綠色恐怖威嚇,取代兩岸開放交流,這樣做雖有利民進黨政治操作,卻剝奪了人民經由開放交流,營造兩岸和平的契機。

吳成典表示,被國際社會認為兵凶戰危的臺海,一不小心隨時存在擦槍走火引發戰爭的可能。臺灣最佳的避戰謀和之道,不是聽從美國的瞎指導,購買更多的軍火,延長役期,進行所謂的備戰謀和,也不是一廂情願地相信,國際政客滿口跑嘴炮的承諾。臺海的和平,要由臺灣人民自己承擔營造;再多的軍備,政客再多的承諾,都不如60%民意所支持,所期待的,以兩岸的交流開放,營造和平的兩岸的氛圍,來得實際。

吳成典補充說,兩岸交流開放,才能知己知彼;相互知根知底,就會減少磨擦、衝突、誤判。和平才會有出現的機會。兩岸交流開放,才能從接觸中,互知、互諒,同理包容,逐步化解相互之間的分歧、對立;才有機會從存異求同到化異為同的融合。「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沒有交流,那來的相逢一笑,更無機會泯恩仇。

吳成典強調,血緣上,文化上,兩岸同文同種,都是炎黃子孫;同根同源都是中華民族一家人;歷史上,兩岸都是中國固有領土,過往歷史證實,一個災禍的中國,必無倖免的臺灣。今後的發展,也必證明,一個強盛統一的中國,必有繁榮富庶的臺灣。兩岸命運唇齒相依,或會受阻於一時的困境,卻無法阻撓,兩岸命運與共創輝煌的必然。

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認為,民進黨現在是墮落的團體,當年有它的理想,當年民進黨的開創者不盡然主張臺獨,甚至是統派,對臺灣的民主進程也有很多貢獻,但為了執政而編造偽議題、騙選票、持續墮落。真正的關鍵在於主張臺獨的人是古代封建思想的作祟,他們捏造故事迂迴去中國化,都是胡說八道的論述,與過去封建的思想沒有差異。意識形態的作祟讓臺灣年輕人的競爭力不足以應付現在的工作,實在可悲。臺獨沒有正當性也沒有可行性,雖然我們與賴清德政治立場不同,但只要承認是中國人,敵對狀態就會消失,什麼都可以談,臺灣才有和平,才有出路。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