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系列活動在福建福州舉辦

來自福建報導記者王桂嬌

今天在福建政協進行一場台灣人民走進政協,傾聽台灣人民心聲獨特盛大活動「走進政協·台灣青年有話說」
「有商有量,有來有往」「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以政治協商化解兩岸的歧異8月15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800平米演播廳內,以「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的2024「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分享活動成功舉行。

活動吸引了台灣政黨代表、在閩就讀台生、創業就業台青、台胞專業人才代表、台盟青年盟員、政協青年委員、兩岸問題研究專家學者等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話「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成果。

活動由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顧頎主持並致辭

「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舉辦至今聽說已是第三屆。活動旨在搭建一個促進團結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講述「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的故事,受到台青朋友的好評和歡迎,成為人民政協對台工作的新品牌,台灣青年瞭解大陸的新窗口。今天大家相聚在這裡,就是要聽聽台灣各界朋友們的心聲和願景,求同存異、交融共進。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也蒞臨現場。並表達自己對大陸未來的看法,台灣民眾應該大膽說出和平與戰爭當然選擇和平;希望早日和平统一回歸祖國,如今福建正出台一項又一項的惠台利民措施,成為兩岸融合、為和平統一先試先行的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邀請台灣各黨派、各界別以政治協商共商兩制台灣方案,台灣應響應並參與。2024到2054的三十年,是全球共認中國必由大國步向強國,完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寶貴時光。他呼籲台灣青年選擇入席,共享民族發展的紅利。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在致辭中表示,

「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活動,是政協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創新探索和主動作為。通過「政協故事」與「兩岸故事」的分享交流,推動兩岸青年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領域開展對話溝通,增進對祖國大陸政治體制特別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的理解認同。阮詩瑋表示:要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創新服務閩台融合發展的渠道和載體,持續開展「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雙走進」)活動,以歷史主動精神為助力兩岸融合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活動一開始,先播放一段視頻。視頻記錄一名在閩就讀的台灣學生賴淑慧,同福州市政協常委、閩江學院教授潘輝,一起做濕地調研工作的場景。賴淑慧目睹潘輝教授通過寫提案、提建議、參加專題協商會等方式,將灘塗上、泥沼里的科研成果變成實實在在保護效果的建議,帶到政協協商的平台。賴淑慧由衷感嘆「政協真的非常棒!

2024年初,福建省政協在全省政協系統正式啓動「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的「雙走進」專項活動,以政協走進台胞之「勤」,促成台胞走進政協之「行」,實現政協與台胞雙向奔赴。截至目前,全省解決影響兩岸融合發展或幫助台胞紓解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148個;走進政協的台胞1523人,其中首次來大陸的同胞佔63%以上;政協委員與台胞結對交友1168對。活動現場邀請福建省政協、福州市政協領導及台灣重要嘉賓、台灣政黨代表、台青代表等上台,一起觸摸大屏,開啓活動儀式。台灣青年走進政協,掀開新的篇章。


助力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建言獻策大有可為,台青們真切分享,講述自己對民主協商這一政治體制的建言,

2024 年 8 月 15 日上午,以「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的 2024「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分享活動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800 平米演播廳成功舉行。此次活動吸引了台灣政黨代表、在閩就讀台生、創業就業台青、台胞專業人才代表、台盟青年盟員、政協青年委員、兩岸問題研究專家學者等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成果。

中國國民黨馬祖青年工作委員會總會長陳彥錡以《有商有量 有來有往》為題,分享福馬「同城生活圈」的故事。陳彥錡表示,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對於馬祖鄉親來說,有著非常現實的需要。馬祖與福州一水相連,最近的距離不到6海裡,距離台灣本島卻有114海裡。今年3月6日,「福馬同城通」卡正式向馬祖鄉親開放申領後,短短時間里,就有四成鄉親辦理了同城通卡。5月16日,在第二十六屆海交會開幕式上,在歷經福馬雙方七次磋商後,福州市發佈了福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試首批10條政策措施,從硬件設施、軟件配套、產業融合等三個方面發力,建設福馬 「同城生活圈」。陳彥錡深情地說:「馬祖很近,它與福州共享著同一片海,吹著同樣的海風。馬祖與福州有商有量,有來有往,相信我們福馬‘同城生活圈’里的一家人一定會越來越幸福!不同於陳彥錡的現場分享,福州市政協台灣列席人士林君盈和福州大鵝設計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林傑民,則是以自拍Vlog的形式參與分享。林君盈記錄下自己通過參與福州市政協「微協商」機會,解決她在福州就醫煩惱的故事。

在台北長大的「福州女婿」林傑民,則是分享自己服務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計劃樣板集鎮——南平市黃坑鎮的設計之路。林傑民表示,兩岸血脈同根、建築同源。圍繞著探索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新路,福建省政協多次召開專題協商,為政府有關部門出台政策建言獻策,助力各地創建高質量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樣板集鎮、樣板村。未來他的團隊將繼續深度參與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助力福建省的鄉村振興事業。


協商民主推動政策落地 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
台青梁博翔來自台灣桃園,現在是福州六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梁博翔在創業過程中發現,自己受益的政策,是福州市政協在日常走訪和調研中,發現台青的需求,找到政府有關部門一起協商、促成出台的。這激發他投入到宣傳這些政策的隊伍中來。梁博翔通過打造視頻IP的方式,向更多台青宣傳這些政策,讓台青台胞更好地瞭解相關政策,助力兩岸融合。今年六月,梁博翔獲邀參與福州市政協的調研活動,通過現場考察、交流以及座談等方式,親身參與協商工作,梁博翔有感而發「我們政協的工作,可不就是在架起一座連心橋嗎?

今年的「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活動,還首次設立分會場,現場連線漳州分會場。漳州市政協副主席黃井南從加強宗親交流聯繫、發揮協商優勢助力產業發展等方面,介紹了漳州市開展「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取得的成績。他還介紹了當地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與主會場一起交流、互動。破除信息繭房,新時期兩岸青年交流如何破局?
2024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第八點「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指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繫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十二屆福建省政協委員、資深媒體人成楊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作了進一步部署,重點在加強「三項機制」建設,即「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繫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
成楊指出,

台青林君盈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微協商」機制發揮的作用。「微協商」歸根結底是一種來自基層的協商,它要協商的問題都是老百姓關心的「關鍵小事」。福州市政協利用全市45個委員聯繫點,打造了一個「榕你來商量」的協商品牌,並將台胞納入它的服務範圍。這兩年,有近7千人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提出意見建議近600條。
成楊說,福建省政協打造的「為閩協商、為民服務」品牌中的「為民服務」,也包含了微協商的內容。而「為閩協商、為民服務」、「榕你來商量」,就是福建各級政協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加強人民政協「三項機制」建設的生動實踐。
聽完現場台青分享和政協之間發生的故事,台灣野禮傳媒共同發起人林明正深有感觸。台灣如今有這麼年輕的來到大陸發表自己意見並提出互鑒互學方式共同進步對大陸未來充滿期待!


活動在兩岸青年同唱一首歌《奮鬥吧!青春》中,落下帷幕。兩岸一家、攜手打拼向未來的美好前景,一定會實現!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