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報 劉偉淩福建永安報導
10月20日,宋狀元劉章誕辰900周年祭典暨首屆劉章狀元文化節活動在福建永安大湖鎮魏坊村尾洋隆重舉行。興山堂各地劉氏宗親、江西上饒劉氏宗親代表、劉章故里浙江龍游特邀嘉賓及社會各界人士近兩千人共襄盛會,敦親睦族,慎終追遠……福建永安與浙江龍遊更是因為狀元劉章,締結下不解之緣!

據《永安姓氏志•第三章劉姓》記載,永安劉姓人口眾多,支繁族盛,他們皆源于祁姓之劉,尊劉累為遠祖,郡望彭城。劉章公生於1124年,卒於1226年,諡靖文,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狀元,曾任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壽高103歲。宋紹興年間(1177)由沙縣城頭遷徙至二十七都(今永安市大湖鎮魏坊村村尾洋)定居,為永安劉氏開基始祖。

劉章共生潮、桃、銅、琳、鑾五子,目前其後裔主要分佈于永安及三明各縣市,永安本地有一萬八千多人。“興山堂”由永安劉姓開基始祖劉章修建,始修于宋,歷代多有修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劉氏宗親合族聚此舉行祭祖大典,相沿成為傳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劉章故里的浙江衢州龍遊縣溪口鎮寺下村,此次亦由村支書陳偉率領一行15人組團參會。據悉,閩浙兩地因狀元劉章結緣,跨越千里成就一段美美與共的村誼佳話已歷經十餘年。早在2009年,龍遊寺下村舉辦首屆狀元文化節的消息,引起了千里之外福建永安劉氏宗親劉如響的關注,後來劉如響等親自前往龍遊,在溪口鎮寺下村瞭解了許多狀元劉章的相關記載和故事傳說。

相傳劉章少年時便聰穎過人,每日誦讀數千文卷。小時候,劉章去讀書時要經過村中的靈山河,江南多雨,靈山河經常發大水,每到這時村人的出行便成了問題,劉章也因此常被困在對岸,不能上學。對著滔滔河水,年幼的劉章默默許下心願:將來有朝一日蟾宮折桂,必將修橋造福四方村人!宋高宗紹興十五年,劉章高中榜首,衣錦還鄉,第一件事就是修橋。但當時他的俸祿都已捐贈給貧苦的鄉人,所以當他回到家時,見母親正打算用祝壽時積攢的禮金給他造一棟狀元樓時,便勸說母親,將這筆錢用於修建村中石橋。因劉章與其母生肖皆屬羊,村人為了銘記他們,就將這座橋取名為“賀羊橋”。賀羊橋原為三孔石橋,光緒年間重修,橋上至今仍可供人通行。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已成為龍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山堂劉氏理事會會長劉正財介紹說,永安“興山堂”劉氏自從與浙江龍遊寺下村續上狀元劉章情緣後,你來我住一直保持著親密互動。2023年永安興山堂狀元牌坊落成,寺下村三任村支書修樟良、王曉輝、陳偉帶團赴永安致賀,今年3月份寺下村舉辦第十二屆狀元文化節節永安興山堂亦派幾十位宗親代表前去參加盛會,相信閩浙兩地這份情緣將薪火相承、永久流傳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