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州日報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殷殷囑託言猶在耳,改革開放航向清晰。過去一年很不平凡,發展成績令人鼓舞。從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從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到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2024年,在福州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一卷捲髮展篇章不斷寫就。
改革,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聚焦台、僑、外項目,簽約項目77項、總投資1235億元;
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配套活動福建省海洋經濟產業合作創新發展大會上,福州對接簽約項目88項、總投資超1100億元;
第二屆僑智發展大會,福州傾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僑智匯」活動,聚焦智能產業、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123場深度對接洽談,初步達成合作意向項目110個;
……
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從洽談對接到簽約落地,蘊含著發展機遇,也是全市上下拼搏進取、奮勇爭先的實踐。去年以來,把握新形勢下招商引資重大機遇,福州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全生命週期、全員參與」招商機制,助力實現一場場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的「雙向奔赴」。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繼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過去一年,福州牢牢扭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各項目標任務,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一次次創新性探索和一個個突破性進展,取得一項項標誌性成果,鐫刻下步履鏗鏘的改革印記——
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公交集團併入左海集團,組建數字福州集團,市城投集團首次躋身2024中國企業500強;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強市戰略,深化領導幹部掛鈎聯繫重點民營企業機制,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妥推進金融領域改革,推動數字人民幣應用擴面增量,福州數字金融審執中心建成投用……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一年來,福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整體工作的「金鑰匙」,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對接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全面深化改革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不斷拓展改革廣度、掘進改革深度、提升改革溫度,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改革,是一場繼往開來的深刻革命,更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新時代新徵程,福州將繼續堅定改革決心、增強改革信心、凝聚改革人心,在更高起點上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開放,構建「雙循環」重要節點通道
2024年12月18日,長樂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F2/F3國鐵車站最後一塊頂板開始澆築,標誌著該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目標。
長樂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是全省首個集航空、高鐵、地鐵、高速和公交於一體的無縫換乘綜合樞紐,自進場施工至封頂歷時811天,建設進度與諸多擴建工程息息相關。項目得以超序時推進,充分展現了福州市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上的決心與魄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
去年以來,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福州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依託福州新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等平台,讓開放大潮奔湧不息。
「海絲」經貿平台廣闊——作為「一帶一路」新旗艦項目的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截至目前已策劃生成經貿合作項目69個,其中投資類項目34個、總投資800多億元;貿易類項目35個、貿易額107.62億元;宏東遠洋漁業和養殖加工基地、佳和印尼水電站、吉爾吉斯斯坦財富鋼鐵廠等多個重點合作項目在海外落地生根。
「海絲」體制基石夯實——福州自貿片區堅持以制度創新撬動改革深化,推動海關、商務、稅務、海事、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融合聯動,孕育出一個又一個創新樣本。截至目前,福州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20批288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10項,複製推廣到全國25項、全省110項,5項試點經驗列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海絲」人文交流緊密——盛夏時節,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舉行,相較去年,參與的中美嘉賓人數更多,活動內容更豐富,探討話題更多樣;絲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再次將有福之州的獨特魅力展現在世界舞台;第二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吸引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近千名嘉賓參加,為廣大海外人才提供了從邀請、服務、對接到落地的全流程、全鏈條、常態化、閉環式服務。
聚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一流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營造更加完善的創新環境、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環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福州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科技創新指明瞭方向。
去年以來,福州堅持以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營商環境評價提升為導向,持續深化改革,努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一流營商環境。
改革效果如何,數據最具說服力。截至目前,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16萬戶,其中企業39.14萬戶,經濟活力不斷迸發。去年,福州獲評全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入選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城市;在2022和2023年度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中,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獲評全國首批城市更新示範城市。
亮眼的成績單,緣於福州在改革中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多項首創性、差異化改革在全國、全省推廣,充分彰顯了福州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評選中,福州表現尤為突出——探索創新「高效辦成一件事」「1+N」模式,獲國務院辦公廳推廣;「破產企業司法行政協同改革機制」「厚植營商沃土 培育新質生產力」等入選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數字金融解紛雲平台」獲評2024數字政法創新案例;「供水管網數字孿生系統」斬獲國際水協金獎;7項創新工作被省發改委作為典型經驗做法全省推廣。
政策支撐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保障。一年來,福州相繼推出多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政策體系。從《福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近期舉措》施行,到《福州市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發佈,再到《福州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方案的通知》印發……一系列政策接連出台,猶如及時雨,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堅實的發展支撐,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福州突出關鍵,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引領區,在全國首創「知識產權貫標+專利導航」雙培育機制,在全省首創專利標準融合發展,去年入選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城市;建成運行「一站式、一條龍、全流程」數字金融審執中心,自主研發全省唯一「數字金融解紛雲平台」,平均縮短金融案件審執週期25%以上;成立福州涉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涉台司法服務優選地。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福州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放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位置,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打開發展空間,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強勁動力。(記者 嚴鑫 錢嘉宜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