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報訊 在悠悠祖地情懷的牽引下,一場充滿情感與文化意義的尋根祭祖活動於近日盛大啟幕。
馬來西亞陳姓後裔跨越千山萬水,回到福建廈門馬巷曾厝村,開啟一段尋根問祖、交流情誼的溫馨旅程。
23日上午十一時許,一行人抵達曾厝祖祠。祠堂內燭火閃爍,族譜靜靜陳列,無聲地述說著家族深遠的歷史。曾厝村黨支部書記、村長與陳穩步會長熱情接待,引領眾人移步至清泉庵。庵中香煙裊裊、梵音繚繞,眾人在普安佛祖像前合十祈福,盼望家族人丁興旺、血脈綿延不絕,亦為天下太平、眾生安樂虔誠祈願。
隨後,眾人漫步於百年舊厝群中,這些建築見證著昔日華僑遠赴南洋、辛勤打拼後資助家鄉的深情。“有曾厝富,沒有曾厝屋”的鄉諺至今仍在馬巷流傳,讓馬來西亞的陳氏後裔更加深刻體會祖輩艱辛創業的歷程與榮光。
午餐後,時間來到下午兩點,一行人馬不停蹄前往灌口浦邊,拜會當地陳氏宗親理事長陳膳計等宗長。
下午三點多抵達時,浦邊宗親早已熱切等候。交流中,陳纾璇動情講述其家族在馬來西亞發展的點滴,表示如今家族成員已逾百人,並滿懷期待地希望促成九十高齡的祖父返鄉祭祖,了卻多年心願。
活動結束時,夕陽已西沉,一行人趕回馬巷已是晚間六點十分,陳為寶早已在此等候,與宗親們共敘鄉情,氣氛溫馨感人。
本次活動的主要推動者、馬來西亞銀同文化促進會陳為寶,長年致力於海內外宗親聯繫與尋根祭祖事業。他深知宗族文化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尋根活動正是連結海內外血脈親情的橋梁。在他的積極推動與精心安排下,此次交流順利進行,不僅體現宗親間團結互助的精神,也讓身處海外的游子重拾對故土的認同與歸屬感。
跨越山海的相聚,不僅是一場家族盛會,更是文化與情感的延續。
透過這樣的交流與聯誼,讓根的力量,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文/陳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