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水墨的對話——張淑德以「大熊貓」為題,展開跨時代創作探索

本报讯

**發布日期:**2025年10月8日
**展覽日期:**2025年10月14日開幕
**展覽地點:**北京中國美術館

【導言】

人工智慧正深刻改變當代藝術的創作方式。藝術家 張淑德 以「AI與水墨的結合」為核心理念,創作出以 大熊貓 為主題的系列作品,成功入選2025年中國美術館展覽。此系列作品融合了AI生成影像與傳統水墨筆法,展現科技與人文之間的詩意對話。

【藝術概念】
張淑德在以AI生成大熊貓影像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表現方式。
這些AI所帶來的偶然性與變化性,反而成為創作的靈感泉源。

張淑德表示:
> 「AI讓我看到了一種新的創作自由。那種未知與不可預測,讓筆墨之間多了一份靈動與驚喜。」
於是,她將AI生成的動態畫面轉化為水墨創作,讓科技的邏輯思維與水墨的情感流動互相激盪,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語彙

【作品特色】

主題核心: 以大熊貓為象徵,展現自然與智慧的融合意象。

創作形式: 以AI生成動態影像為基礎,轉化為水墨畫作。

藝術精神: 探索人與AI共創的可能性,強調「科技是靈感的催化劑,而非創作的替代品」。

這些作品不僅呈現了AI的視覺語言,也保留了水墨藝術的韻味與氣韻生動,使傳統筆墨在新媒介的光影之中重獲新生。

【展覽亮點】

展覽名稱: AI與水墨的對話

參展藝術家: 張淑德

入選作品:《大熊貓·智能與筆墨之間》系列

**展覽時間:**2025年10月14日開幕

**展覽地點:**北京中國美術館

此次展覽以「AI藝術與當代東方美學」為主題,集結了多位以人工智慧創作的藝術家,共同探索科技與藝術的交融之境。

【藝術家簡介】

張淑德 —— 藝術創作者,專注於唐代繪畫風格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作品常以傳統筆墨語彙詮釋現代主題,擅長透過AI生成技術延伸古典美學。
創作理念以「融合」、「再生」與「共創」為核心,致力於讓傳統藝術在數位時代綻放新的生命力。

【媒體聯絡資訊】

藝術家: 張淑德
電子郵件:comcindy1101@gmail.com
聯絡電話:0939.753.631
社群/網站:(臉書瑗容淑德

華夏新聞報社
統編:81060800
網址:www.a14913.com
電話:07-3222687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

法人:李鎔任   社長:王和平統一
發行人:吳富正
總編輯:尹濤
副社長:王桂嬌  古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