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報 劉偉凌福州報導
11月16日,福州市台江區青年會廣場,“將來在福州”第三屆兩岸青年家將臉譜繪畫大賽在此熱鬧啟幕。近百名兩岸青年齊聚閩江之畔,以家將臉譜為創作載體,一筆一畫勾勒文化記憶,一彩一墨串聯兩岸情誼,生動詮釋“以家將臉譜為媒,梳理兩岸文化脈絡,共證‘根在台江’的深厚淵源”的活動主題。

家將臉譜源自福州台江地區的五福大帝信仰民俗,作為八家將陣頭文化的核心元素,隨清代福州官兵赴台傳入寶島後,成為兩岸共有的文化符號。活動現場,主辦方精心設置了臉譜文化展示區,陳列著傳統家將臉譜圖譜與兩岸傳承實物,輔以非遺傳承人的現場講解,讓青年們深入瞭解臉譜色彩中“紅表忠義、黑顯剛正”的文化寓意,感受其背後跨越海峽的傳承故事。

本次大賽延續前兩屆傳統,聚焦這一文化源流:前期通過線上海選脫穎而出的8名兩岸青年面師,現場抽籤確定“甘柳范謝”四大將軍及“春夏秋冬”四季福神等繪製對象,在60分鐘內以筆為刃、以彩為魂,重現家將風采。這些青年面師來自臺灣台南、嘉義及福建福州、寧德、漳州等地,既有深耕傳統紋樣的傳承人,也有融入數位藝術、現代設計的新生代,其作品雖風格各異,卻無不暗合“根在台江”的文化密碼——從顏料調配到線條勾勒,皆可追溯至台江原鄉的技藝本源。

繪畫環節中,兩岸青年或端坐凝神勾勒線條,或相互切磋配色技巧,或圍繞文化淵源交流心得。青年們的作品既有對傳統紋樣的忠實複刻,也有融入現代設計的創新表達,紅黑交織間盡顯匠心,色彩斑斕中飽含深情。

活動期間,還穿插了家將陣頭表演、民俗互動體驗等環節。身著傳統服飾的表演者踏著鼓點登場,臉譜上的鮮明紋路隨動作流轉,重現古早民俗的獨特韻味,引得青年們紛紛駐足拍攝。兩岸青年還共同參觀了台江歷史文化展區,通過老照片、古物件重溫台江作為海絲樞紐的繁華過往,感受“千舸入港、百貨隨潮”的歷史積澱。

“家將臉譜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生動見證,台江則是這份淵源的重要起點。”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賽已連續舉辦三屆,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未來將繼續深挖“根在台江”的文化內涵,讓更多兩岸青年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凝聚共識、攜手同行。

活動後,不少臺灣青年主動諮詢在榕求學、就業政策,希望以台江為起點,深度參與兩岸融合發展。正如活動承辦方負責人所說:“家將文化從台江走向兩岸,如今又吸引兩岸青年回到台江尋根,這本身就是‘根脈相連、雙向奔赴’的生動寫照。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文化為橋,讓更多臺灣青年在台江找到‘文化歸屬感’,共同書寫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據悉,作為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進一步夯實了台江作為“兩岸家將文化交流核心區”的地位,為兩岸青年搭建起“以文會友、以友促融”的新平臺,讓“根在台江”的文化認同,在筆墨光影中不斷深化,在青春接力中代代相傳。(完)

